農藥的使用是因應糧食危機而形成的一種栽種方式,於20世紀中期達到高峰,是這60-70年間的習慣性農法,故如今所稱的慣行農法,代表的是使用農藥的栽培方式。
如果我們把時間軸往前拉長200年、300年、1000年,甚至更久遠,事實上,順應自然的栽種方式才是真正的慣行農法,是人類最原始的栽種方式。
單位產量
300100%生命週期
短 長農藥使用
30種+ 無生態系
豐富 無慣行農法利用殺蟲劑、殺草劑將害蟲完全滅絕,藉此快速增加農產量,並降低成本,藉農藥打擊自然生態以達目的,同時也對土地及生態環境造成莫大的傷害。經研究,一顆以慣行農法栽種的茶樹,許可使用農藥多達30種以上,這些農藥不僅可能進入人的體內,也會深植土地、迫害園地週遭生存的生命。
自然農法是一種講究回歸自然,透過認識自然生態的方式管理茶園的栽種法。人類不該再使用農藥打擊環境,以求目的,自然的反撲已然開始。20世紀後期對於農藥栽種方式的檢討與反思越發地熱烈,有志之士開始提倡有機農法及自然農法的施行,宣揚永續經營的理念。